好宅不好宅 看屋就知道
好宅好不好 看屋就知道
一.看屋觀念

(1)注意選擇地點:選擇自己生活圈的物件,有便於生活方便性。
1.學區:家中有學齡孩童。
2.捷運:常有搭乘交通運輸工具上下班習慣。
3.醫院:家中有幼兒或年長者。
4.公園:注重休閒生活品質者。
5.商圈:生活機能便利性。
(2)注意要收集那些情報:
1.屋主售屋動機:可知道價格議價程度到哪裡。
2.多看屋:可了解同類型物件,價格高低與否。
3.不同時段看屋:可了解採光、臨路噪音、出入住戶素質等。
4.可檢視大樓公共空間:如車位、梯間、走道、電梯,可了解管理公司與管委會管理品質。
二.房屋外在要注意:
(1)嫌惡設施:加油站、瓦斯行、墳墓、殯儀館、電塔、宮廟、八大行業……等。
(2)風水瑕疵:路沖、壁刀、弓箭煞、抬轎屋、後有廟、屋角、藥罐煞。
(3)公共設施:
1.周邊是面路或巷,棟距影響視野與採光。
2.空地、透天或大樓,也會影響視野與採光。
3.面公園、學校、醫院可能會有噪音影響。
三.房屋本身要注意:
(1)基本資料
1.總坪數:售價除坪數得每坪單價,可以比較實價登錄行情。
2.地坪:影響物件的實際價值
3.主建坪:實際居住大小
4.車位坪數:換算車位價格
5.管理費:換算每坪管理費
6.總戶數:影響管理費高低
7.單層樓面戶數與電梯數:影響上下班等待電梯時間
(2)公設空間
1.頂樓:大樓管理好壞,看防水層或排水孔是否積水,會有頂樓漏水疑慮,房屋於頂樓室內溫度較高。
2.基地台:長期電磁波影響健康的疑慮。
3.鄰居:惡鄰居會大大影響居住品質。
4.停車場:停放車是否雜亂,可觀察出大樓住戶素質。
5.門口及走道:是否放置鞋櫃雜物,影響美觀與大樓安全問題。
6.水管與水管折處:漏水與噪音疑慮。
7.樓地板厚度:影響很大,如果有小孩或寵物,走路跑步的噪音會有很大的隱憂。

(3)私人空間
1.採光:光線是否充足。
2.空氣:門窗戶空氣流通,浴室是否開窗
3.水管及排水:水龍頭出水是否正常,馬桶排水孔是否通暢。
4.裂痕:梁、柱、壁面裂痕影響結構,外牆壁窗框裂痕影響漏。
5.水痕:外牆壁面的房間、浴室排水孔上方是否有水痕。
6.水管接明管:表示水管已經堵塞,水中鈣質較重屬於硬水或水管鏽蝕導致堵塞,源頭需加裝濾水器。
7.室內風水:門口對往下樓梯、房子是否格局房正,缺角較不佳,廁居中、門對門、浴室比房間大、房間大於廳堂,沒有明財位,區域空間內壓樑。
8.大樓有共同基金:與大樓電梯或布告欄可以看到。
9.管理員:大樓資訊可由與管理員聊天中得知,像是住戶有沒有複雜,出入人員也可以看得到。
四.看屋時間
(1)選擇不同時段看屋: 可了解屋況採光、車流量聲音、出入住戶素質等實際情形。
(2)選擇雨天看屋:滲漏水等情形, 下雨天看屋比較可以無所遁形。
五.輔助工具
(1)尺:可丈量實際房屋長寬
(2)指南針:測量方位座向
(3)彈珠:測量地板平整
六.總結:
外環境與公共空間大部份是不可變因素,若是不適合就不要勉強。私人空間除非結構問題,有安全疑慮,大致上可以靠翻修整新或重建。
但是還是有一個觀念,想提醒大家,房子沒有十全十美的,如果有價格一定不斐,能在價格與使用上取得平衡,若價格上有優勢,當然有些缺點是可以取捨的。
